只用过Synopsys的Tool,看到有人做了个后端工具的比较,感觉评价还比较靠谱,转之。
只用过Synopsys的Tool,看到有人做了个后端工具的比较,感觉评价还比较靠谱,转之。
原文全文:
- http://blog.sina.com.cn/s/blog_6440944501017dlt.html
今天看到EE上有人问到底是ICC好,还是Encounter好,也有必要帮着分析一下,于是写下如下文字,哈哈,还望笑纳。
市面上还有其它四个布局布线工具可选,Cadence的EDI, Synopsys的IC Compiler, Mentor 的Olympus,还有Magma的Talus。
对于芯片规较小,频率不高的芯片,Magma的Talus一出现,其惊艳的表现,让一天一夜流片的梦想成为现实,快速的设计和时序收敛曾经一度令EDA的两大始祖黯然失色,但自2012年,Magma被Synopsys收购,Talus不得不面临寿终正寝的命运。Synopsys这个后娘,自收购之念缘起,就决定了将其泯灭于置若惘然的懈怠,这颗鲜嫩的奇葩也只能承受红颜薄命的嗟叹了,而那些热衷于其的工程师也不得不见异思迁了,另寻新欢了,当然不排除个别沉迷者执着到沉沦颓废直至落寞。
Mentor的Olympus穿着MMMC的华衣绚丽登场,在09年春夏交替之际,40nm下爆增的工艺检查条件,Olympus也曾一度让人觉得她是应运而生的尤物,但是,近年来其MMMC的优势也被一些专门用于时序ECO的点工具所弱化,Cadence的ETS MMMC-ECO, Dorado 的Tweaker采用ECO的方式对多个工艺角进行增量优化的方式,相比较于这种将多个模式吃入PR工具同时进行优化,Olympus会占用更多内存和和成倍的运行时间。 所以Olympus凭借MMMC这一点换来只能是一夜情,benkmark一场,便杳无音信,最后不得而终了。大多数design house选择EDA工具,好比选娘子,实用为上策,上的厅堂,下的厨房的才是首选。
IC Compiler与Encounter一直以来是棋逢对手,市场占有率是平分秋色,他们彼此生存在对方的不足,却迷失于自己的专长。
在过去的几年里,ICC的标准单元放置在时序收敛上有着较好的口碑,但是随着Cadence 与ARM合作的紧密,活跃在Giga-Hz设计领域的物理综合越来越发挥着突出的优势,Cadence 的RC Physical与EDI 相结合利用,将ARM系列CPU的性能推进到新的顶峰,这一杰出的表现一扫Encounter这些年来在placement上时序收敛不足的阴影。而Encounter的布线器Nanoroute引以为豪的布线速度和布通率,曾经一度在业界内让人觉得望尘莫及,但是在它还没有来得及征服更多的ICC用户,便随着Zroute在2010年的成熟变得非常被动。
Encounter发挥了他一贯的优势,在floorplan和hierarchical-partition 上依然保留着领先的地位,无论是手动编辑的可灵活性,还是虚拟原型设计的易操作性,与Virtuoso几乎相同的界面的操作快捷以及可统一共享的数据库,也会让layout工程师情有独钟,为数模混合信号设计提供了便利。同样ICC凭借其DC/PT在前端的接近统治地位的身份,随着基于同一Power Intent的低功耗设计的推进,对诸多客户所选择的前端SYNPOSYS,后端Cadence的传统流程变种一种顾忌,就这一点来说,Cadence是有点悲情的,对于low power设计,CPF是Cadence最早提出的设想,8年以来,积累了诸多的流片经验,但是最终还是面临着被UPF洗牌的命运。Cadence似乎一直在重复着这样的悲情,它引领着整个IC后端设计的潮流,几乎每一个开拓性的想法都来源于其,但是最终都会被S赶上并超越。